2009年8月12日 星期三

自家不開伙,如何識得好滋味?

當年剛開始工作幾個月後,實在受不了外食的重口味,
便開始自己煮飯,
如今幾乎是餐餐自己煮,習以為常後,也不覺得有何麻煩。

在外吃飯,最令我不滿意的,就是飯,
外食想吃到像話的飯,難矣...
煮飯不像煮麵那麼隨意快速,40分鐘就是40分鐘,只能等,別無他法,
餐廳只好預先煮好一堆,以免來不及供應。
但,飯煮好後,若要維持熱騰騰,那就會越來越乾硬...
因此在外吃飯,十之八九都是已經乾硬的飯...
想遇見剛煮好、香噴噴、水分充足的飯,難啊...
何況現在一堆便宜的進口米,餐廳都用便宜米,
外食想吃到台灣蓬萊米那種要黏不黏的口感,更難了...

雖然,有人說冷飯也很好吃,
這也沒錯,池上火車站賣的便當,便是當地商家特地挑選的,冷了也好吃的品種。
但熱騰騰的飯,另有一種美味哪~
農業改良場替米種打分數,就是試那剛煮好熱騰騰的飯勒~

除了飯,餐廳裡有許多菜,也都是事先做好的,
當然也是因為耗時,不預先做,來不及。
還好,那些菜色,多半也能持續長時間加熱,仍然大略維持可口的程度...
大略而已,不可能如同剛煮好的一般。
煮菜,是種化學,
那些香噴噴、新鮮、刺激的滋味,也就是那些活性高的物質構成的,例如蔥、薑、蒜、胡椒、莞荽、九層塔...
長時間加熱,高活性物質當然會揮發或與其他物質化合,
滋味,就差了一大截...

例如,紅燒牛暔,這道菜會用上八角,
剛煮好時,那八角味,真是香啊~
但是你吃的,可能是餐廳昨天就煮好的,香味何在?

又如,炒米粉,這也類似飯,
常常是幾個小時前炒好的,老早就乾硬了,更別提香味...

哎,自家不開伙,除了很多菜色吃不到外,
你吃到的許多菜色,其實老早就變味了...

那,談這個幹嘛?
只是,因為最近循著幾位“美食家”的指引去探訪餐廳,卻幾度踢鐵板!
因此,不免懷疑,到底是怎麼一回事...
或許,那些美食家的自家是否開伙是個值得參考的指標吧...
至少,老公是大廚師的王瑞瑤的推薦,就挺合我的口味。


沒有留言: